科技致富向导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
国际刊号:1007-1547
国内刊号:37-1264/N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0005 人次
 
    本刊论文
浅谈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

  摘要:课程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要素,是全面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和载体。课程水平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实施,关乎着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培养人才的规格标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借鉴美国工程教育中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管理之经验,加强我国应用型院校人文社科课程的管理。

  关键词:人文;课程;管理

  一、引言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是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十几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和有益的尝试,如面向理工科学生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在总学分中增加选修课和选读课的比例、推行文化素质教育等。然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仍有两种情况不容忽视:一是作为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基本途径的人文社科教育课程,其决策、编制、实施、评价等有关课程组织与管理在我国尚处在研究探索阶段,仍有诸多需完善之处;另一情况则是在一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除了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课外,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已经边缘化,成了“调味品”和可有可无的摆设,更遑论此类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课程是全面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和载体,它集中地、具体地体现了教育的要求,高校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课程的设置、实施和结果,课程水平决定着学生的素质。同时,学生从人文社科教育中可获得日后工作或进行创造性活动所依赖的知识、能力和工作态度。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与实施,关乎着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培养人才的规格标准。

  所谓课程管理,广义上是指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课程管理的研究,已经成为课程研究的新焦点。而对于课程管理所涉及的范畴,目前学界尚无一致的说法,但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实施条件、课程评价等方面的认识大体相同。课程管理直接决定课程实施效果,决定和制约了教育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和学业评价。

  在高等教育高度发达的美国,其工程教育中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分类与设置、课程的内容、学分要求和教育模式等都有其独到之处,对我国应用型高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应用型高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建校历史较短,且多为高职、高专合并而来,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其课程管理方面仍存在大量问题,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更显得薄弱和苍白。

  此类问题在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中都不可避免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现以某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例,分析该院校在人文社科类课程组织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以期引起课程管理者的重视。

  (一)某院校建筑工程专业人文社科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

  四年制本科层次建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除了基础课和专业课(含理论和技能)外,开设选修课和选读课,选修课程共21.5学分,任选课程必须修满6个学分,每个学期至少选修一门,选读课程最少学分5分。

  在此课程设置与进度表中显示,人文社科教育课程有如下几门:演讲与口才(1学分)、公共关系(2学分)、音乐鉴赏(1学分)、应用文写作(1.5学分)、广告策划(1.5学分)等课程;选读课程有:官场现形记(1学分)、古希腊神话(1学分)、行者无疆(1学分)、圣经(1学分)等。

  (二)人文社科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分析此课程设置与进度表,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缺乏人文社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文社科教育课程呈散乱、无序状态,课程之间无关联,课程与专业之间更无关联,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第二,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的目的性模糊。如《官场现行记》《行者无疆》作为一般文学作品欣赏和品鉴未尝不可,但其是否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最高成就、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否有帮助,则令人置疑。第三,人文社科课程设置有明显的随意性。制定课程者的长官意识明显,个人的喜好和人文素养的高低左右了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设置。第四,人文社科课程模式单一。介绍性课程较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不够,只简单地迎合学生对实用和兴趣的需要。

  课程设置是一项系统、复杂、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除受课程设置主体(国家、学校、学生、大企业集团)主观因素影响外,还受某些客观因素如办学主体、社会需求、师资队伍等的影响,而教师素养的缺乏和考评方式的单一亦是影响人文社科教育课程有效实施的因素。

  (三)人文社科教育课程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首先,人文社科教育指导思想不够明确。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反映一种教育理念,或者符合应用性专业的目标以及体现自身的特色,在终身教育思想之下确定应用型院校的人文素质培养标准。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加,仅靠增设若干类社科类课程,而不是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育人环境上实施全方位素质教育,充其量也就是扩大学生的一点知识面而已。

  其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没有确立。人文社科课程应视为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要建立适合国家、地域和学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纳入应用性人才培养规划中,纳入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中,而不能仅成为一种装点。

  最后,课程决策和设计主体单一。在笔者所在的高校,开设选修课通常的程序是:教师申报,教务部门审核(由于多种原因,此种审核流于形式),制定具体课表,教师制定教学进度表,最后由教师本人实施。

  从这一系列的课程实施环节中,我们很难发现第三方(即社会层面)和学生的实际诉求,等于教师自己定计划自己执行;由于受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素养、视野以及获取信息不够全面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人文社科课程就成了难题。

  三、美国工程教育中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管理之经验

  (一)美国工程教育中人文社科教育概况

  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改革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高等教育基础化;二是高等教育非技术化,其特点是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就高等教育和工程技术最为发达的美国来说,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其高等教育曾有多次大的改革,每次变革都提出要加强工程教育中的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其中,哈佛大学在1979年发表《核心课程报告》,制定了著名的《公共基础课程目录》,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不同年级的学生除主修科目外,都必须学习一定数量的经过特别设计的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6个核心领域的综合社会科学课程。

  (二)美国工程教育中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组织与管理的经验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简称为MIT)虽然是一所著名的理工学院,但它也非常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罗杰斯院长在1865年建校之初,为学院规定的宗旨之一便是“提供一般的教育,使其在数学、物理、自然科学、英语和其它现代语言以及心理学和政治学的基础上,为学生在毕业后能适应任何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现以MIT建筑系开设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为例,探究美国高校工程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特点。MIT建筑系开设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包括:环境心理学、雕刻入门、摄影入门、影像入门、实体维数、空间维数、想象和语言、高等视觉艺术专题、艺术与环境、环境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19世纪艺术、19世纪妇女宣言、20世纪艺术、摄影史、伊斯兰城市与居民建筑、开罗建筑等17门课程。

  纵观这些课程,不难发现这些人文社科课程内容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和综合性;所涉及的领域或围绕建筑专业,或作更深层次人文素养的拓展;综合学习课程强调通过做来学习,而文科课程强调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课程彼此之间有关联,与专业更是关系密切;同时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

  美国高校工程教育中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呈现出以下共同特点:一是指导思想明确。如MIT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际交流的技能(口头的和书面的),增长人类历史和现代文化知识以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加深对影响人类活动的理论、观念、思想体系的了解,认识不同社会制度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最终能灵活地、艺术地进行人际交流和自我表达。二是独特的人文社会课程体系。人文社科课程内容具有民族性、国际性和综合性。课程内容设置多以本民族文化为主,重视本国语文的学习;重视国际性,并力图将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起来;开设文、理、工等学科相互渗透和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如工程伦理、通讯交流和技术、科学和环境变化、非洲美国人研究、农业与资源经济学等。三是课程管理制度化。根据美国工程技术认可委员会ABET(AccreditationBoardforEngineeringandtechnology)的要求,美国各个大学在不违反其宗旨的前提下,设计自己的人文社科课程体系与具体要求。美国著名大学对人文社科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总学分的13%到25%。人文社科课程贯穿本科四年的始终,同时,对学生选修课程做出了明确的学分规定。

  四、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社科课程管理应对举措

  针对我国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还未得到完全融合的情况下,应借鉴MIT的教育模式,借鉴美国工程教育中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管理经验,尽快推动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以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社科教育课程的实际情况,应采取以下举措:

  第一,明确人文社科教育指导思想,强化人文社科课程管理。一是要研究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终身教育思想之下确定应用型院校的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及标准;二是要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整体设计和实施,课程内容的选取和确定要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科发展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要求的辩证统一。

  第二,建立恰当的课程决策程序和学校内部课程监督机制。发挥教师在课程中的重要作用,但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并非教师一人之责,应形成集体决策程序,多方协调、配合完成。在课程组织、实施和管理中,应形成制度化,避免随意性。

  第三,加强学科的联系和渗透,满足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人文社科课程应是与专业广泛相关,是专业所涉及到的问题的延伸和拓展,如根据社会和学生需求,可开设综合性课程如工程伦理学、城市建筑与环境等。加强学科的联系和渗透,做到在课程门类上使科学技术课程与人文课程结合,文、理结合;在内容结构上使科学技术知识体系与人文价值体系相结合,充分体现二者的统一。

  第四,整合人文社科教育资源,发挥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的优势。除强化人文社科课程的管理外,要有组织地提供大量规划性和自发性的课外活动,如群体教育活动、学生个体自我学习活动、学科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挖掘潜在课程资源,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社会和文体体系)中,学习在计划性预期外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或态度。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科技致富向导》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科技致富向导》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